多家险企股权转让遇冷,昔日“现金奶牛”为何不再受追捧?

  记者 | 吕文琦

  近期,多家险企的股权在产权交易所和司法拍卖平台上被转让,曾经炙手可热的保险股权却难觅买家。

  界面新闻注意到,自11月以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4家股权转让项目,其中就包括刚刚完成中资转外资的华泰保险。12月5日,大港油田集团拟出售华泰保险1.09%股权,转让底价约5.8亿元。若此次股权转让成功,大港油田将退出华泰保险股东之列。

  除华泰保险外,长城人寿第五大股东厦门华信元喜投资有限公司拟转让其持有的长城人寿65141.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1.78%);幸福人寿的第四大股东深圳市拓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第六大股东深圳市亿辉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合计转让幸福人寿约16.59亿股股份(约占总股本16.37%);深圳市洲际通商投资有限公司挂牌富德生命人寿7.88亿股股权(约占总股本的6.7%)

  在司法拍卖上,保险股权的拍卖纪录也多以流拍告终。

  以亚太财险为例,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亚太财险1.68%股权于11月26日起进行变卖。此次股权的评估价为8391.86万元,变卖价为5370.8万元,折价超过三成。此前的两次拍卖均已流拍,本次变卖截止到12月16日暂无人报名。

  同样在11月,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2.69亿股长城人寿股权被上海金融法院拍卖。该笔股权起拍价2.27亿元,低于3.23亿元的评估价近一亿元,但仍以流拍告终。

  近年来,保险企业股权估值的下降不仅反映在拍卖平台和交易所,上市险企低迷的股价也印证了市场对曾经炙手可热的“现金奶牛”的犹豫。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向界面新闻表示,保险公司股权遇冷,离不开对保险公司本身的价值和对于未来业务开展预期的判断。目前,保险公司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遇到了困境。投资端,利率中枢下行以及房企股权和债权的表现拖累了险资的收益率;在负债端,受疫情影响,居民的保险需求被压制,因此各公司新业务价值均出现下滑。这都导致市场不看好保险股权。

  《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2》显示,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意愿降低,外部资本供给减少,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多数中小保险公司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导致现有股东缺乏增资意愿,对潜在投资人的吸引力不足;二是保险监管部门从严监管公司治理,社会资本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进入保险业,有意愿、有实力、满足资质要求的投资人较少;三是整体经济环境承压,部分保险公司现有股东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增资能力和增资意愿下降。

  尽管11月以来,保险股出现了明显的回暖,但黄大智指出,保险股权交易对出资人的限制远多于单纯的股票交易,因此各种不利的因素会在股权交易中进一步放大,令保险股权交易遇冷。

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